军营观察丨军士选晋立起鲜明导向

时间: 2025-07-04 07:30:22   来源:     浏览:89628次

凭素质立身 ,军营晋立靠实绩晋升

  ■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鲁泰来

  “陈德浩排名第一,观察丨军阚得开位列第二。士选”2月底 ,起鲜在东部战区空军某场站场务连,明导军士选晋考核结果揭晓  ,军营晋立公示栏上的观察丨军成绩 ,让上等兵陈德浩既惊又喜 。士选

  “你入伍时间虽短 ,起鲜却已掌握机械排弹和车辆驾驶2个专业本领 ,明导多次在演训任务中崭露头角 ,军营晋立是观察丨军连队有名的‘多面手’,这些大家都看在眼里 。士选”听完曹指导员的起鲜一番话,陈德浩暗下决心,明导要把以后的工作干得更好 。

  凭素质立身 ,靠实绩晋升。采访中,曹指导员回忆起2023年9月的那次选晋考核 ,“当时 ,全连官兵也很受震撼”——

  下士敖一翔以第一名的成绩晋升。选晋结果公示后,曹指导员结合连军人大会进行解释说明:敖一翔担任消防班副班长期间,群众口碑好  、带教作用发挥显著 ,缩短了消防员的成长周期,成绩有目共睹 。

  优秀者优先,能干者能上。随后,敖一翔被任命为消防班班长 ,成为全连年龄最小的班长,有的班员甚至是兵龄远超于他的一级上士 ,但没人不服气。在敖一翔的带领下 ,他们针对新装备特点 ,重新修订消防预案 ,有效提高了处置效率,保障能力迈上新台阶。

  “毋庸讳言 ,过去有凭感觉打分 、靠感情排名的现象。现在,无论是进行群众评议  ,还是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 ,大家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成绩。”曹指导员说 ,把日常工作表现比一比 ,军事考核成绩亮一亮 ,就争议少了、心气顺了。连续几年的问卷调查中 ,该连官兵对选晋工作满意度都很高,“硬实力才是通行证”已成为全连共识。

  “当前,士兵制度改革落地 ,备战打仗导向鲜明,‘好中选优、优中选强’愈加突出,对军士能力提出更严要求。”采访中 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负责兵员工作的一名干事告诉记者,提高选晋工作的精准度和操作性 ,拿出客观公正的结果 ,已成为阳光选才的必答考题 。

  从“结果导向”到“过程导向”,推出“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” ,为日常表现留下真凭实据;从“齐步走”到“优者先”  ,细化完善军士优先晋升 、提前晋升 、越级晋升 、放宽条件晋升标准,为优秀人才开辟绿色通道;从“看局部”再到“观全局”,强调通盘考虑  、整体谋划,动态优化指标分配,向新质作战力量部队 、一线作战部队倾斜;从“短期使用”到“长远储备”  ,预设人才关口,为潜力突出的军士骨干设立“苗子库”,逐人规划成长路径盯苗培养……

  建章立制 ,一项项举措传递着“凭素质立身 ,靠实绩晋升”这一相同的信号,越来越多的战士意识到 :成长没有捷径、进步没有后门 ,唯有踏实奋斗才能迎来广阔前景。

  新风扑面,一项项转变汇成了“综合素质量才、公平公正选才  、瞄准打仗留才”的格局 ,加快形成军士人才动力活力竞相迸发的崭新局面。

  军士选晋立起鲜明导向

  ■汪 笑 解放军报记者 李建文 特约记者 鲁泰来

空军某部组织开展训练 。徐世龙摄

  全方位量化——

  为每一分努力开出即时“证明”

  3000米跑打破全连纪录、值班工作获得上级表扬……熄灯前 ,东部战区空军某旅某站马站长打开上级配发的平板电脑,为全站士兵逐一录入当天积分。在这个旅,这一幕是每名站(班)长睡前的“固定动作”。

  电脑前,某连张指导员为记者展示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平台 。翻看近几日积分明细  ,奖分点来自战备训练 、日常管理 、政治教育等几十个方面,几乎涵盖了一名士兵日常表现的各个方面。只要符合条件  ,都可以通过自己申报、干部骨干审核的方式,进行基础加分 、进步赋分 、成绩“弹性奖分”  。

  “一次加分不多,却为每一分努力开出了即时‘证明’ 。”张指导员说,当把具体贡献转化成分值,个人的贡献便看得见 、数得清、记得住 。

  积分自己会“说话”,让优秀的士兵不吃亏。下士邱国强是连里的“修理能手” ,动手能力强但不善言辞 ,干得多说得少。他常常利用休息时间,自己拎着工具箱 ,往返于车场 、台站 ,连里却少有人知道他在忙啥。

  邱国强所在连队主官一直为其悄悄记录着 。默默付出的他被积分“推到台前”,走上排行榜前列 ,让更多人看到了他的能力和表现 。2023年9月,选晋考核的民主评议中 ,大家一致将他排到前列。

  军士是部队骨干力量  ,很多岗位都在日复一日处理重复性工作 、琐碎性事务。6年前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开展集体调研,发现一些士兵认为“多干少干一个样”  ,工作上的细小差异很难被人发现 。这让他们萌生了建立一套量化管理机制的想法。

  2020年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推开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 ,在《军队基层建设纲要》和条令条例框架下,总体设计计分标准 ,动态调整积分内容,全方位量化能力 、行为和业绩等综合表现。

  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,积分制量化管理,本质上是为了让日常表现得到客观梳理,将踏实肯干、具备潜力的士兵挖掘出来 ,把“平均主义”的歪风扭转过来 。

  从“观望”到“追捧” ,从“被动计分”到“主动争分”……这些年  ,越来越多的士兵尝到积分制的“甜头” 。据调查,绝大多数士兵认为 ,参与积分量化后 ,钻研业务的积极性提高,愿意追求学历升级  、技能提升、多元发展 。

  “改变是显著的 ,‘选晋前拼命干、选晋后松一半’的情况再难看到 。”一位指导员说,由于积分长期有效,大家“铆劲奔跑、全程冲刺”的良性竞争已成新常态 。

  全环节把关——

  箍紧“制度的木桶” ,存住公平公正的清水

  “为什么推荐他”“为什么排在前”“有哪些依据”……在某营会议室,讨论氛围异常热烈,不时出现打断和追问  。每次临近选晋 ,该营金教导员都要召集各连主官 ,酝酿讨论结果,把每名参考对象的平时表现评一评、议一议 。

  “有权必有责 ,有责必监督 ,要让每一个环节都经得起检验。”金教导员说 ,营党委从全营整体建设出发  ,进行针对性指导 ,引导各党支部从多角度衡量战士 ,防止主观片面 、以偏概全,确保拿出充足公正的理由 ,得到群众满意的结果。

  “木桶原理启示我们 ,储水多少取决于短板的长度。”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,军士选晋任用事关士兵切身利益 ,事关基层风气环境 ,一处不慎 ,就可能生怨气、坏风气。近年来,他们设关口、立规矩,好比箍紧“制度的木桶”,存住公平公正的清水  。

  电脑前 ,记者看到区域内各单位的选晋指标分配表 。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的一名干事说 ,只有精打细算,着力将结构调优、能力调强、队伍调活 ,才能为基层做好一次性分配  ,避免指标二次截留 ,为战斗力链条上的关键节点配好配足人才  。

  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 。选晋工作涉及层级多、事项杂  、周期长,如何确保干的过程中不会出现偏差?

  “从各级机关到基层营连,每个节点该干啥 、注意哪些问题、做好什么准备全都一目了然。”面对记者的疑问  ,这位干事取出一本手册 。

  前期 ,他们广泛征集各部队反映的疑难问题,依照法规政策,围绕“进 、训 、考 、升 、调、出”链路  ,编写《兵员业务操作规范》,经过多轮研讨、修正,形成一份“看了就懂、照着能做”的兵员业务工作清单,带动基层开展自查自纠,规范工作运行。

  去年底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组成专项考核组,对面临晋升的高级军士苗子进行考察,同参考人员本人 、身边人及单位主官分别展开谈话  ,多维度掌握人员综合素质。这是该战区空军为晋升高级军士军衔选拔考核单独建立的“三见面三摸清”考察机制。

  “高级军士是基层建设的支柱,选什么人 、用什么人是一个风向标  。”东部战区空军机关有关部门负责人说 ,近年来 ,不少军士骨干因能力突出被选入“苗子库”,但并不代表他们进了“到点顺晋  、一干到顶”的保险箱 ,依旧要摸清摸透现实表现、令岗情况、推荐程序,真正将业务过硬 、工作踏实、带头作用明显 、任务完成出色的人才留下来。

  2月初,在航空兵某师机场 ,一场军士选晋的专业考核正在进行 。处处可见全程记录的摄像机 、目光锐利的风气监督员 。负责兵员工作的该师机关魏干事告诉记者 ,如今 ,考核标准更严格 、程序更规范 ,就是为了把住考风考纪关,检验出参考人员的真实水平 。

  “机关不插手、基层秉公办、全程严监督”,这股新风正气 ,金教导员感受真切 。他说 :“现在,只要把各环节拿出来‘晒一晒’,就堵住了打招呼的‘后门’ 。就像一道道‘防火墙’,挡住了外来因素的干扰  。”

  全流程向战——

  坚持用战斗力一把“尺子”量长短

  “手心手背都是肉  ,谁走了都心疼。”竞争愈加激烈的留队形势,也曾让某连张指导员颇为棘手 。

  一名之差,就是走留之别 。徐恒和另一名战友岗位相同 ,军事训练成绩、职业技能鉴定  、培训经历都满足晋升要求,民主测评、群众反映都很认可,日常表现不分上下 。

  选晋方案再次酝酿,张指导员与两人的班长反复商量,这次他有了崭新的视角 。徐恒不仅悟性强,专业上手快 ,还不满足于完成操作,对装备底层机理研究兴趣浓厚 ,经常在训练间隙,追着老班长提问 。反观另一名战友 ,虽工作踏实,但对新事物接受慢,不愿意在训练转型上下功夫 ,这与新型高素质军士人才的标准要求存在一定差距。

  最终 ,该连党支部出于培养骨干力量的考虑  ,优先推荐徐恒留队 。同两人单独谈心后 ,另一名战友也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,能够以积极心态迎接新的征程。

  “军队是要打仗的,要用打仗标准精心选拔、悉心培育人才。”某旅王教导员告诉记者,过去依赖看分数、凭票数来定结果 ,有时伯仲之间难取舍。现在 ,他们坚持用战斗力一把“尺子”量长短,让战士选晋时有底气,工作时更有方向。

  近年来 ,这个营面对训练转型,推开军士能力素养“3会3能”规划,即学会3种技能 、掌握3种能力  。经个人申请 、连队把关,人人形成能力清单 ,并结合每季度训练考核对完成情况进行评比公示 。

  战斗力链条上 ,谁发挥作用突出 ,选晋指标向哪里倾斜 。前年9月,支安祥以连队第一名的成绩晋升为中士,在新的培养模式下,他不仅精通通信专业 ,还掌握车辆驾驶、雷达、指挥控制等多种专业。在去年的演训任务中,该营突遭打击特情 ,危急时刻,支安祥一人顶起3个战位,确保任务顺利进行,为身边战友起到良好示范 。

  近年来 ,东部战区空军机关对表上级规定 ,对一线作战部队紧缺急需的士兵骨干予以重点保留 ,特别是主战专业人才,以及专业性强 、培养周期长的优秀人才 ,明确优先保留 。

  导向在哪里,哪里就有激情干劲 。考核标准向战位延伸 、向练兵场辐射——

  学习动力在激发。航空兵某旅刚刚完成换装 ,面对新旧装备需同步保障的挑战,一半以上的机务军士技师迎难而上,自觉投身换装  ,练就保障2种机型的本领 。

  创新活力在释放 。在该战区空军近两年“微创新”获奖项目中,士兵主导或参与的有近20项。技师赵向楠自研指控系统终端 ,主动与厂家对接 ,对装备控制手段改进升级 ,被评选为“空军首批特级工匠” 。

  胜战能力在提升 。去年 ,某旅二级军士长王成涛带领班员在上级比武竞赛中斩获佳绩  ,在演训任务中刷新装备性能边界。对此 ,他不禁感慨 ,以前出任务、搞训练,都是“催着干”“赶着练”,现在立起战斗力标准硬杠杠 ,大家“比着干”“争着练”。

  锐视点

  以战选才 为战赋能

  ■田鸿文

  “治本在得人 ,得人在审举 ,审举在核真。”东部战区空军机关将军士选拔作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,创新运用士兵积分制量化管理这一全过程评价模式,狠抓军士选晋流程监管,营造公正公平的考核环境,立起靠素质过关、按成绩排名 、凭本事选晋的导向 ,受到官兵普遍好评。

  部队的基础在基层,基层的基础在士兵  ,士兵的中坚在军士。伴随新的士兵制度施行,军士队伍地位作用更加凸显 、进出渠道更加顺畅、职业路径更加清晰、培训考核更加规范。各级带兵人只有对选改晋升 、培训考核  、配备使用等主体制度精细统筹、公平考量,才能真正把优秀的骨干人才选拔出来、保留下来,激活军士队伍内在动力 ,为决胜未来战争提供坚强人才支撑。

  “怎么样去选”引导着士兵“怎么样去干” 。公正选才 、精准考核,就能调动军士队伍谋战务战 、备战胜战的主动性 ,激发干事创业 、奋勇争先的积极性。之所以个别单位会因选人不当出现问题,与考核不准不实有直接关系 。有的考核手段单一,唯分数、唯票数,导致士兵平时不下功夫 ,考前临阵磨枪;有的对真实情况了解不透,不能充分尊重民主意见 ,听不到“沉默的声音” 。凡此种种,都不能做到公道评价士兵 、公平选拔士兵。

  识人是用人之基。部队工作千头万绪,各领域的军士岗位千差万别 ,有些工作看得见 、摸得着 ,亮点显而易见;有些培养周期长、成效显现慢 ,需要经年累月去沉淀价值。考核选拔军士,既要看一时一事 ,更要看长期表现 。需把功夫下在平时,以专业的视角、全域的视野,多渠道考核了解士兵,注重在大项任务、演习演训中考察,在训练一线  、带教一线中识别。基层带兵人平日里与士兵接触多 、关系近,也容易受固有印象影响 。只有既从生活小节察德 ,又在大事要事上辨才,才能真正把专业精通 、爱岗敬业 、作风过硬的人才选出来。

  公正导向连接风气导向。对待选晋工作,处理好了就能得人心 、树正气,官兵干劲充盈;处理不好 ,就会失人心、长歪风,团结力凝聚力就要受损 。关键在于 ,政策制度讲清讲透、流程环节公开透明 。没有了暗箱后门,官兵自然心服口服。各级机关要在敏感事务上还权于基层,不能通过打招呼 、留指标、授意暗示等方式来插手干预  ,必须严查实纠 、标本兼治  ,筑牢纯正风气的“堤坝” 。